1、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
2、君子于信,义不食也。
3、见险而能止,智矣哉。
4、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。
5、劳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。
6、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
7、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
8、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善世而不伐。
9、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。
10、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,其惟圣人乎。
11、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。
12、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13、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
14、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
15、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
17、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
1、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2、危者,安其位者也;亡者,保其存者也;乱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
3、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
4、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
5、闲有家,悔亡。
6、君子以遏扬善,顺天休命。
7、风雷,益。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8、君子以成德为行,日可见之行也。
9、坤至柔而动也刚,至静而德方。
10、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
11、天地变化,草木蕃;天地闭,贤人隐。
12、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,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,故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
13、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。
14、泽无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。
15、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
16、物不可穷也,故受之以未济。
17、君子以行过乎恭,丧过乎哀,用过乎俭。
1、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於天,俯则观法於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
2、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
3、君子以顺德,积小以高大。
4、乱之所生也,则言语以为阶。君不密,则失臣;臣不密,则失身;几事不密,则害成;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5、君子以独立不惧,遁世无闷。
6、君子进德修业,忠信,所以进德也。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知至至之,可与几也。知终终之,可与存义也。是故,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故乾乾,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
7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8、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
9、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
10、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而无咎矣。
11、君子以俭德避难,不可荣以禄。
12、饮酒濡首,亦不知节矣。
13、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14、是故,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
15、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。
16、困而不失其所亨,其唯君子乎!
17、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
1、雷在天上,大壮,君子以非礼弗履。
2、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当世家,必多殃。
3、物无妄然,必有其理。
4、形而上者谓之道;形而下者谓之器。
5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同心之言,人生感悟,其臭如兰。
6、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
7、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,各从其类也。
8、二人同心,泰山移。同舟之言,其臭如兰。
9、夫妻反目,不可以正妻。
10、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
11、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,小人勿用,必乱邦也。
12、不妄取,不妄求,不妄想,不妄求。
13、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。
14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
15、子上交不谄,下交不渎。
16、括囊无咎无誉,盖言慎也。
17、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。
1、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2、师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3、君子体仁足以长人,嘉会足以合礼,利物足以和义,贞固足以干事。
4、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
5、说以先民,民忘其劳。说以犯难,民忘其死。
6、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7、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
8、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,艰贞无咎。
9、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。
10、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小人以小善为无益,而弗为也,故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
11、天地闭,贤人隐。